“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制造业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对我国航天装备制造的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以我国航天装备制造的现实需求为牵引,大力提升我国航天装备制造能力,推动航天强国建设,这也对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企业的数字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传统制造型企业向现代化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变的脚步已刻不容缓。
中科航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航星”),是一家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军民融合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航空业标杆师范企业。主要从事轻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承接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核心零部件加工、发动机维修、航空试验平台建设、航空技术开发等业务,总部位于山东青岛。
中科航星充分整合了中科院的技术人才优势、融发集团的资源优势,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证,具有齐全的军工研发与生产资质;曾获得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青岛市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中国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大赛银奖等殊荣。
数字升级,打造新时代下的“高精尖”研发制造能力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通过转型升级、提升增效、机制创新等措施,加快传统制造型企业向现代化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变,中科航星集团高层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在充分了解国家关于两化融合贯标要求及对公司未来的展望策划后,领导层迅速部署有关事务,并通过严格筛选咨询机构,最终确立由厦门盛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咨询团队为集团的本次两化深度融合提供专业服务。
两化融合贯标启动会
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中科航星从战略高度出发,统筹匹配包括人力资源、资金、设备设施、信息安全、信息资源在内的各类资源,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充分考虑了公司内外部的环境、自身痛点、结合信息化环境下信息化建设对于战略实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后,着力打造集团“供销存财一体化管控能力”,从信息化和工业化两方面进行升级。
基于“打造世界一流中国品牌轻型发动机”的企业愿景,通过两化深度融合,中科航星取得了跨越性的成效:
对于本次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设与运行,中科航星这样评价:从应对外部市场方面,公司基本实现了支持“供销存财一体化管控能力”这一竞争目标,提升了财务与供销存管控的集成度,加强了财务管控力度,确保了公司整体运营的准确性,提升内部利润率。
从优化内部公司方面,全体员工对于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并初步形成了“一体化”的流程模式,使得财务与业务的数据达到集成,提升每月财务核算的速度,加强财务的整体规划管控,营业利润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未来,中科航星将在管理体系基础原则要求的基础上,引进生产管理系统以及智能设备,以现有业务群体为基础,挖掘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寻找技术突破与创新引领的方向,真正实现“建立国内领先的高技术制造快速反应中心,打造世界一流中国品牌轻型航空发动机,成为国内轻型航空动力领域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