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搜索
  • 量化融合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 福建厦门
  • 厦门盛初网络

市场新闻

布局“十四五”:如何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发展?

时间: 2021-10-24 17:18:58
来源 原创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关键路径,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这是日前在江苏苏州召开的第二届两化融合暨数字化转型大会上发出的最强音。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超过100家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的工业设备总数达到了7300万台,一系列‘平台﹢融合’技术持续涌现,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探索的一个新突破口。此外,我国在5G网络部署、关键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4G基站建设数量占全球一半以上,5G基站开通数量目前已超100万站,商业部署初见成效。”在大会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小龙向业界介绍了两化融合的最新情况。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也是两化融合持续走深向实的战略机遇期。正如业界所期待的,我国的两化融合发展已经进入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石。

两化融合不断走深向实


  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部署。从党的十五大到十九大,两化融合的本质内涵始终如一、推进思路一脉相承,并随着技术和产业发展不断走深向实。

  2020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新时代两化深度融合发展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谋划新蓝图。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我国提出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全力开创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新局面,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顺应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融合发展战略部署的有力举措,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本次大会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正式发布《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2021)》,全面剖析我国两化融合的发展现状、价值成效、特征模式、发展趋势以及重点方向,分区域、分行业描绘出我国两化融合发展的画像,为政府精准施策、产业转型升级、企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96.6,同比增长5.9%,增速持续上扬,两化深度融合正步入深化应用、加速创新、引领变革的快速发展轨道。在数字化基础建设方面,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分别达到73.7%、53.7%和69.0%,关键业务环节数字化基础持续夯实。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方面,全国实现产供销集成和产业链协同的企业比例分别为28.9%和12.3%,近五年分别增长8.9个和5.7个百分点,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运营水平进一步提升。在新模式新业态培育方面,近五年全国开展服务型制造的企业比例由24.3%增至28.6%,实现个性化定制的企业比例由7.3%增至10.0%,新模式新业态的蓬勃发展为企业两化深度融合不断注入新动能。在新型能力建设方面,全国基于数字化手段实现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的企业比例为13.0%,实现安全生产监测数据自动采集的企业比例为48.1%,两化融合助力企业绿色节能、安全生产等关键能力不断提升。

工业互联网注入新动力


  “目前,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突破口是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正在成为两化融合的新动力。”会上,来自信息化行业的大咖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产物,既是制造强国的核心支撑,也是网络强国的重要内容,是现阶段两化融合的战略重点。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两化深度融合不断取得新进展,制造业整体从数字化加速向网络化转型过渡,工业互联网通过制造资源的网络化泛在互联、软件化弹性供给、平台化高效配置,能够更大范围、更加精准地优化配置资源,有效带动制造业向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转变,是实现提质增效、节能降耗等目标的数字化转型系统解决方案。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何文介绍,中国电科在国内率先建成电子产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实现了生产全数字、信息全互联、管理全智能。装备智能制造数字化变革,推进制造方式由传统制造向基于数字孪生柔性化智能制造转变,产能较之前提升了4倍,成本下降50%以上,一次合格率达到97%。

  徐工汉云总经理张启亮以徐工汉云赋能南京钢铁为例介绍道,基于汉云能源管理平台,实现了车间级的设备远程诊断分析和精细化能源管理,使得产品能耗下降12%,设备综合利用效率提升15%,产品生产良率同比提升10%。

  波司登则运用工业互联网、云平台、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引进智能制造装备、自动化流水线,打造了智能工厂,让数据融入企业设计、营销、生产等各个环节。据了解,运用数字化手段,波司登制造装备数控化率超过90%,运营成本降低了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了25%,能源利用率提高和单位能耗降低25%,供应链快反周期为7~14天,个性化定制服务门店超过400家,定制交货周期最快仅需1周。

数字化成为核心竞争力


  推动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共识,制造业的数字化进程也在逐步演进中。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数字化是制造企业未来竞争力的核心,没有数字化就没有企业的未来。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不断演进,民营企业、云平台不断发展壮大,智能制造不断更新迭代,灯塔工厂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数字经济领域的生力军,成为推动两化融合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但同时还有相当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两化融合、数字化转型方面存在着一定困难和问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黄荣在会上提到,这当中既有政治站位不高、区域把握不准、政策了解不够等主观因素,也有资金不足、人才支撑不够、融合环境不优等现实困难。

  那么,企业在推进两化融合的过程中又有哪些方面需要重点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许科敏表示,一是要准确理解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义,就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以数据为生产要素、以平台为载体、以模式创新为方向;二是要深刻认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这是我国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然选择;三是要切实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开创制造强国建设新局面。“这就要求我们重点做好夯实发展基础培育数字化转型能力、聚焦关键环节加速企业数字化变革、面向重点领域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营造良好环境构建数字化转型生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数字化转型合力五方面工作。”许科敏说。


文章来源:人民邮电报

记者:杨赞



更多即时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1589188306260173.jpg

 


声明:本文来源人民邮电报公开文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